西太重大研究计划“西太平洋能量串级和物质输运”重大科考航次搭乘“东方红3”起航

发布者:吴俊龙发布时间:2021-09-18浏览次数:147


“东方红3”船驶离码头

  本站讯 9月17日上午,随着汽笛的一声长鸣,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西太平洋能量串级和物质输运重大科学考察航次”(以下简称:“NORC2021-582航次”)搭载“东方红3”船缓缓驶离青岛奥帆基地码头,前往西太平洋中低纬度海域执行科考任务。

  NORC2021-582航次是为更好地支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研究计划“西太平洋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以下简称:“西太计划”)实施而组织的科学考察航次,同时也是继NORC2020-581航次之后基金委设立的第二个重大科学问题航次。航次聚焦复杂地形对西太平洋能量串级和物质输运的影响及作用机理,计划在流固相互作用的关键海域开展物理海洋、海洋地质与地球物理、海洋生物地球化学、海气交换等现场观测,获取全水深、多要素的精细化调查数据,结合数值模拟和理论分析,揭示西太平洋能量串级和物质输运的基本时空特征,阐明复杂地形与流体间的相互作用对能量串级和物质输运的影响及调控机理,力争在海洋多尺度、跨圈层相互作用研究领域取得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原创性成果。

  出航仪式上,航次项目负责人、中国海洋大学船舶中心主任王毅梳理了出航前科考仪器设备、登船人员及疫情防控相关筹备工作,希望大家时刻注重船舶和人员安全的教育和管理,严格遵守当前疫情防控要求开展各项工作。航次首席科学家、海洋地球科学学院刘怀山教授指出,NORC2021-582航次船时紧张、任务繁重,希望各方本着“有限目标、协同共享”的原则,共同努力完成航次任务。

  据悉,本航次共分两个航段执行,作业区域分别在九州-帕劳海岭、马里亚纳海沟以及南海海域,航期总时长84天。本次执行的第一航段,将在九州-帕劳海岭和马里亚纳海沟海域开展为期41天的水文、地质、地球物理观测及取样等调查工作。本航段搭载了来自中国海洋大学、中科院南海所、中科院海洋所、南方科技大学、厦门大学等单位的31名科考人员参加科学考察,航次的成功实施将为解决西太计划核心科学问题提供宝贵的原始资料和有力的数据支撑。

通讯员:高小惠 图:吴涛

新闻背景:

  由中国海洋大学牵头承担的西太重大研究计划于2018年8月正式启动,是“十三五”规划深海大洋领域第一个重大研究计划,由吴立新院士担任专家组组长。截至目前共资助44个重点支持项目和18个培育项目,总研究经费达1.33亿元。针对西太计划关键科学问题之一的“西太平洋多圈层相互作用板块俯冲起始机制”,2019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共享航次计划设立了首个重大科学问题引导航次——NORC2020-581航次,该航次搭载“科学”号于2020年11月至2021年3月圆满完成科考任务,为顺利开展重大研究计划项目研究奠定了良好基础。

出航前全员核酸检测

全体船队员合影